日本核污水排海對全球水產品影響
日本政府不顧周邊國家反對,于2023年8月22日召開閣僚會議后,宣布自8月24日起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廢水排入大海,持續時間長達30年。日本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130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它的影響將是全球性的。隨著
全球水循環,核污染將快速擴展至內陸地區,最終蔓延至地球每一個角落。面對如此巨大的生態風險,中國迅速做出反應。從24號開始,我國全面暫停進口日本的水產品。
日本決策在福島將核廢水排放入海,引起了全球的關注與擔憂。對全球水產品,其排放可能產生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生態影響:
食物鏈積累:放射性物質可能被微生物吸收并進入食物鏈。從浮游生物到小魚,再到大魚,放射性物質可能在食物鏈中不斷積累,最終影響到高級捕食者,包括人類。
生物多樣性:如果放射性水影響海洋生態環境,某些物種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沖擊,從而導致生態失衡。
2、經濟影響:
水產品信任危機:即使真的風險很小,公眾對放射性污染的恐懼可能導致消費者對海鮮產品產生不信任,尤其是來自受影響區域的產品。國外水產品進口中國,在政策上相信中國海關會設置更加嚴格的檢驗檢疫方式。
海鮮市場受挫:最近多有囤貨現象上升,后續看中國政策如何應對和調整,但現階段水產品方向行業從事者暫時是觀望。但肯定以后水產品市場多少有影響。
3、健康影響:
長期健康風險:雖然目前大多數科學研究都表示,適量的三氚攝入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微小的,但長期食用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水產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未完全明確。
4、海洋環境的未知風險:
盡管有很多研究表明核廢水的放射性污染在稀釋后不太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大的威脅,但海洋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某些長期和難以預見的后果仍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