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紙(Newspaper)又稱白報紙,是報刊及書籍的主要用紙。適用于報紙、期刊、課本、連環畫等正文用紙。新聞紙是以機械木漿(或其他化學漿)為原料生產的,含有大量的木質素和其他雜質,不宜長期存放。保存時間過長,紙張會發黃變脆,抗水性能差,不宜書寫等。新聞紙的特點有:紙質松輕、有較好的彈性;吸墨性能好,這就保證了油墨能較好地固著在紙面上。由于其所用原材料以機械木漿為主,含有本質素及雜質,所以紙張不宜長期保存,而且容易破損。
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世界范圍內的采購商和供應商都不得不調整采購方式。人們的出行受到限制;社交距離被迫拉長;全球供應鏈遭到破壞;運費成本增加,庫存短缺;裝運延期等問題不斷顯現,成為了采購的幾大挑戰。有一個東莞客戶想從馬來西亞進口新聞紙,我司經過長達四個月之久的磋商、比價、談價、一波三折,可謂是煞費苦心,一方面要傳達客戶的需求及對紙張的檢測標準要求,另一方面還要解決貨物的安全存放及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從生產商到供應商各個環節都要隨時溝通,嚴格把關,最終按照客戶的標準完成了新聞紙國際采購并順利清關,也算是解決了客戶的燃眉之急。
那么,國際采購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呢?
一、在國際市場上選擇供應商:由于跨國性交易的特殊性,國際采購的采購方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來調研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對外貿易、運輸等情況,了解有關商品國際市場的生產、銷售、價格等情況,同時還努力尋找自己需要商品的有關信息,以獲得最佳貨源和最低價格,達到用合理的交易條件進貨的目的。
二、磋商:國際采購交易磋商的核心在于和供應商進行洽談,通過比價、選擇和討價還價議定以價格為中心的交易條件。 在國際采購實踐中采購方可以通過探尋所購商品的行情,如邀請供應商寄送商品樣品、產品目錄或價目表,如果對方缺乏上述資料,則請供應商告知某種商品的價格資料,探問供應商能否供應某種商品,或者在需要的范圍內打聽交易對象的近期賣價行情。 因為在國際采購中各種交易條件,如質量、規格和標準不同,成交數量的多少,交貨時間的急緩,付款條件及質量保證條款的寬緊,以及運輸距離等都會引起價格差異,因此,采購方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對報價的影響,并按適當的交易條件進行談判
三、 簽訂采購合同:按《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在交易磋商中,一方的發盤為另一方所接受,合同即告成立。國際采購雙方經口頭磋商達成的交易,或者經函電方式磋商達成的交易,往往需要另行簽訂書面合同。通過簽訂書面合同,把往來函電中有所變更的條件,最終歸納于一份規范的合同文本中,并由雙方簽署。這樣的合同既是一份完整、有效的法律文本,也是一份完整、明確的履約依據。
四、承擔相應的合同履行責任:國際采購合同已經簽訂,買賣雙方都應及時履行合同義務。支付貨款是采購方的基本義務,要保證貨物及時送達,負責運輸的一方應按合同規定租船或訂艙,裝運。至于租船訂艙責任由買方負責還是賣方負責,取決于買賣雙方商定的價格條款。
五、進口索賠在國際采購業務中,有時會發生賣方不按時交貨或所交貨物的質量、數量、包裝與合同規定不符的情況,也可能由于裝運保管不當或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致使貨物損壞或短缺,進口方可因此而向有關責任方提出索賠。
專業顧問,一對一服務貼心服務全方位提供24小時在線答疑,第一時間答疑。點擊免費獲取為您量身定制貨物進出口關稅費用報價報關流程解決方案。